母丁香
母丁香,中药。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近成熟果实。果将熟时采摘,哂干。
生理特性
本品呈卵圆形或长椭圆形,长1.5~75px,直径0.5~lcm。表面黄棕色或褐棕色,有细皱纹;顶端有四个宿存萼片向内弯曲成钩状;基部有果梗痕;果皮与种仁可剥离,种仁由两片子叶合抱雨成,棕色或暗棕色,显油性,中央具一明显的纵沟;内有胚,呈细杆状。质较硬,难折断。气香,味麻辣。
产 地
主产于桑给巴尔、马达加斯加、斯里兰卡、印度尼西亚,我国广东、海南也产。
入药部位
植物的干燥近成熟果实。
性 味
味辛,性温。
归 经
归脾、胃、肺、肾经。
功 能
有温中降逆,补肾助阳的功效。
主 治
用于脾胃虚寒,呃逆呕吐,食少吐泻,心腹冷痛,肾虚阳痿。
相关配伍
《证因脉治》丁香柿蒂汤:丁香、柿蒂、人参、生姜。治久病呃逆,因于寒者。
用法用量
1~3g。内服或研末外敷。
禁 忌
不宜与郁金同用。
炮制方法
除去杂质,用时捣碎。
生理特性
本品呈卵圆形或长椭圆形,长1.5~75px,直径0.5~lcm。表面黄棕色或褐棕色,有细皱纹;顶端有四个宿存萼片向内弯曲成钩状;基部有果梗痕;果皮与种仁可剥离,种仁由两片子叶合抱雨成,棕色或暗棕色,显油性,中央具一明显的纵沟;内有胚,呈细杆状。质较硬,难折断。气香,味麻辣。
产 地
主产于桑给巴尔、马达加斯加、斯里兰卡、印度尼西亚,我国广东、海南也产。
相关论述
《本草纲目》:治虚哕,小儿吐泻,痘疮胃虚灰白不发。